乐鱼体育亚洲:荆州退伍军人回乡发展芦苇产业:要把年产值干到1个亿

来源:乐鱼体育亚洲    发布时间:2025-11-12 14:51:55

乐鱼体育直营:

  

荆州退伍军人回乡发展芦苇产业:要把年产值干到1个亿

  “有人说我和我做的产品是在嗑CP我叫卢伟,我做的产品叫芦苇,很多客户因芦苇而认识卢伟,也有很多人因为卢伟而和芦苇结缘。”11月11日,来汉参加湖北省第四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的老兵卢伟风趣地对记者说。

  “芦苇笋可以食用,芦苇叶可以包粽子,芦苇花可以做凉茶,芦苇根可以加工成芦苇面和芦苇豆腐。我要打造芦苇深加工全产业链,春天卖芦苇笋,夏天卖芦苇叶,秋天卖芦苇花,冬天卖芦苇根,5年内最好是3年内把公司的年产值干到1亿元。”卢伟豪情满怀地说。

  1988年,卢伟出生于荆州石首调关镇伯牙口村,家乡广袤的芦苇荡是他童年的乐园,可口的芦苇笋是他记忆中最鲜美的味道。

  2006年,18岁的卢伟参军到某炮兵旅,5年军旅生涯中,他不但锤炼出了坚强的意志,还荣立三等功,荣获优秀士兵、优秀员等诸多荣誉。退役后,他在杭州一家国企工作9年,担任中层干部。2020年7月,受返乡创业政策号召,卢伟毅然辞职回到家乡石首,决心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把被低估的小芦苇做成一个“芍大”的产业。

  2023年,卢伟成立湖北芯网科技有限公司,探索芦苇笋产业化路径。2024年,他成立湖北伯牙印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立“泰禾源”“伯牙印象”两大品牌,构建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的芦苇全产业链。公司在石首调关镇、东升镇及湖南团洲建立了5万亩芦苇基地,建设标准化厂房和智能冷库,并联合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研发鲜嫩芦苇笋、风味豆腐乳、特色面条等系列产品。

  创业之初,芦苇笋产业面临三大难题:每年仅有15天采摘期,人工采收低效、传统腌制影响品质。面对这些困难,卢伟联合长江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打出“种苗培育智能采收加工保鲜”技术组合拳。采收时,他将履带式采收机改轮式,降本提效还护生态;加工中,创新低温锁鲜技术,货架期从3天延至30天。目前团队已申报发明专利1项、制定区域标准2项。在荆州市退伍军人事务局支持下,卢伟还打造了湖北省首个退伍军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孵化8家合作社与企业。

  “以前种地一年才挣3000多元,现在光是采芦苇笋,半个月就能赚5000多元。”60多岁的苇农王婶笑言。截至目前,卢伟团队“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已带动800余名苇农就业,2024年公司产值达280万元,产品销往全国6个省份及部队。今年,公司预计产量300吨,产值突破1000万元。

  “这个数字只是我们保守的估计,芦苇药食同源,就像软黄金一样,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随着全产业链深加工的上马,这一个数字只会越做越大,1个亿的产值不是梦。”卢伟语气坚定地说。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明确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