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9 日下午,由烟台市农业乡村局主办,烟台传媒集团承办的 “2025烟台苹果生态培养寻味之旅”第二站,走进莱州市郭家店镇的小草沟苗木(烟台)有限公司。这片承载着 40 年育苗前史的基地,正以 “良种 + 良技”的两层优势,诠释着烟台苹果工业 “育繁推一体化”的深沉见识。
“咱们扎根这行40年,无论是销售量、种类数量,仍是带动的先进果园规划,都达到了国内的龙头水平”。小草沟苗木(烟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凡介绍说。作为农业乡村部确定的 “苹果育繁推一体化试点单位”,这儿年存圃苗木近 1000 万株,可出圃制品苗达300万株,其间M9T337自根矮砧苗木年出圃量超 100 万株,是全国最大的该种类繁育基地。
从 1991 年建成国内最早的苹果无病毒苗木采穗圃,到 2019 年束怀瑞院士工作站挂牌,小草沟的每一步都踩在工业晋级的节点上。到现在,公司已先后承当 20 多项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向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运送优质苗木 2.5 亿株,“小草”牌苗木成为果农心中的 “定心品牌”。
走进小草沟苗木的培养基地,映入记者眼皮的不是传统果园里枝干横斜的大树,而是一排排整齐划一、树形垂直如纺锤的矮化苹果树。树上果实累累,树下办理快捷,这片充溢科技感的果园,正是我国苹果工业从传统“乔化培养”向现代“矮化密植”转型的生动缩影。
在果园里,金黄色的维纳斯黄金缀满枝头,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 “瑞雪”、青岛农业大学的 “黄金脆”构成鲜明对比。“咱们的种类系统是‘全球选优 + 自主培养’双轨并行。”杨凡指着果树介绍,既有日本富士、新西兰新优种类等世界良种,也有自主选育并经过省级审定的 “首富”系列种类,其间 5 个 “首富”系列种类已获农业乡村部种类登记证书。
烟台作为全国最大的苹果种苗繁育基地,烟台年产苗木占全国 2/3,而小草沟正是其间的中心力气。采访团在晚熟种类区看到,虽然早熟种类已采收结束,晚熟的脱毒富士仍硕果累累,薄脆的果皮在阳光下泛着光泽,“这种脱毒苗结出的果子,质量和产值都比一般苗高不少。”杨凡总经理解释道。
公司使用 “微茎尖加热 +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技能,与我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协作树立小草沟脱毒专家工作站,从源头处理病毒导致的减产问题。“曾经乔化培养要六七年才丰登,现在矮化密植第三年就能亩产 6000 斤以上。”杨凡说。
这种 “脱毒大苗 + 矮化密植”的形式,正是烟台引领全国苹果工业革新的要害。作为 “烟台苹果苗木工程技能研究中心”依托单位,小草沟还树立了包括 16 个砧木、34 个种类的实验示范园,将 “三年丰登”的烟台经历面向新疆、云南等全国产区,其自建基地与协作基地已遍及首要苹果产区。
“像维纳斯黄金这类适配烟台气候土壤的种类,咱们经过脱毒技能提纯复壮,便是要让烟台苹果的传统风味更纯粹。”杨凡手持刚采摘的果实介绍道。作为土生土长的烟台苗木企业,小草沟的育苗前史一直与烟台苹果工业晋级同频共振——从前期繁育合适胶东丘陵地带的乔化苗木,到现在针对烟台温带季风气候优化矮化砧木种类,每一代苗木的培养都以 “贴合烟台水土、连续烟台风味”为中心。
从榜首片无病毒采穗圃到全国苗木龙头,小草沟的四十年,正是烟台苹果从 “规划扩张”到 “质量晋级”的缩影。正如总经理杨凡所说:“咱们守好育苗的根,烟台苹果才干长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