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种的包包菜要么愁卖,要么只能贱价卖给菜估客,本年驻村工作队帮咱们对接了县城3家超市,5000斤菜一周就卖完了,纯收入近3000元!”近来,双河乡天星村乡民陈大爷看着银行卡到账信息,脸上笑开了花。这是我乡驻村帮扶破解农产品“出售难”的一个生动缩影。
本年以来,双河乡驻村工作队聚集本地特征农产品产销脱节痛点,以“线上拓商场+线下建途径”为抓手,为八台山包包菜、高山辣椒、生态土鸡、土蜂蜜等10余种特征产品“穿针引线”,让大山里的“土宝物”变成大众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咱们先逐村摸排农户栽培饲养状况,树立‘产品清单+产值台账’,再针对性对接收购方。”天星村驻村杨代洪介绍,为打通线下途径,队员们化身“推销员”,屡次赴县城超市、农贸商场及企业和事业单位食堂洽谈,签定长时间供货协议。
“起先不少商家忧虑物流和质量,咱们带着样品上门,许诺当天采摘当天配送,还供给质量溯源,渐渐打开了销路。”天星村驻村杨代洪:“农产品出售不能等客上门,咱们跑了多家商场主体,终究和4家树立安稳协作,现在农户的蔬菜采收后,直接送到会集配送点,不必愁销路。”
线上端,工作队则建立“电商+直播”矩阵,不只在抖音途径开设专场直播,还约请本地农户、村干部现场采摘、烹饪展现产品原生态优势。“我们看,这是刚从地里采摘的高山包包菜,现在下单第二天就能收到!”在一场直播中,主播手持新鲜蔬菜,实时回答网友疑问,单场直播出售额打破5000余元。天星村乡民刘目文说:“曾经不知道土辣椒还能网上卖,现在我的红辣椒买了500多单,包包菜也买了200多单,比从前多赚了1000余元,下一年计划多种一些!”
精准帮扶换来了丰硕成果。到现在,双河乡驻村工作队已协助农户出售高山生态蔬菜30万斤、各类优质土特产5000余斤,完成年出售额50万元,带动百余困难大众户均增收2000余元。其间,双河乡的土蜂蜜凭借电子商务途径远销重庆、四川等地,溢价较从前提高30%。
“出售途径通了,农户的栽培积极性也高了。”双河乡相关担任这个的人说,下一步,双河将依托驻村帮扶优势,加强完善“栽培+加工+出售”工业链,培养农产品品牌,推进高山蔬菜、特征豆制品等进行初加工提高附加值,一起拓宽电商分销途径,让双河农产品不只“卖得出”,更能“卖得远、卖得好”,带动全乡农户同享工业复兴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