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下,老乡镇芹菜栽培基地一片朝气蓬勃。露水在碧绿的叶片上翻滚,鲜嫩茎秆挺立丰满,农户们折腰其间,熟练地除草、上肥,空气中弥漫着芹菜特有的清甜香气。
“这些芹菜刚移栽不久,估计12月中旬很多上市。”老城芹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杜国明介绍,老城芹菜已有上百年栽培前史,口感香脆,进口无渣,每斤比市价高出一至两元。
这份共同风味,得益于老练的栽培办理模式。农户们代代自留的原生种子在这里连续,当地特有的土壤成为芹菜成长的天然温床。9月耕种育苗,11月定植移栽,全程不运用农药,经过物理防治完成绿色防控,每一步都凝聚着代代传承的才智。
2009年,松滋市老城芹菜专业合作社的建立,让这个传统农产品迈上工业开展快车道。
“咱们打造了50亩演示基地,带动农户栽培250亩,悉数严厉依照绿色食品规范做规范化办理。”老城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劲松介绍,2010年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确定证书及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并成功注册“高城香”品牌。
品牌化建造让老城芹菜的附加值显着提高。本年,“高城香”品牌经过绿色食品认证后,商场认可度更是不断提高。
“一亩田稳收5000元,年产量估计达400万元,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左右。更可贵的是,芹菜栽培刚好填补了农闲时节的出产空档,拓展农户增收途径,带动农户增收近百万元。”王劲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咱们将逐渐扩展联农带农规划,让这片绿叶带动更多同乡走上致富路。”
1、凡本网注明“来历:荆州新闻网、荆州播送电视台”的悉数著作,版权均归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运用其它方法运用上述著作。
2、现已本网授权运用著作的,应在授权范围内运用,并标示清晰来历:荆州新闻网。违背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